越宫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他在逆境中修炼成正果

他在逆境中修炼成正果

  • 分类:越宫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1-05 17:3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追踪越宫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柏梁的人生三个阶段 绍兴被称为“名人之都”,代有人杰,史不绝书,名流荟萃,歆动中外。鲁迅在1935年8月24日致萧军信中说“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

他在逆境中修炼成正果

【概要描述】——追踪越宫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柏梁的人生三个阶段 绍兴被称为“名人之都”,代有人杰,史不绝书,名流荟萃,歆动中外。鲁迅在1935年8月24日致萧军信中说“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

  • 分类:越宫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1-05 17:37
  • 访问量:
详情

——追踪越宫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柏梁的人生三个阶段

 

绍兴被称为“名人之都”,代有人杰,史不绝书,名流荟萃,歆动中外。鲁迅在1935年8月24日致萧军信中说“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鲁迅不愧为伟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陈柏梁不是伟人,但在潜意识中深受鲁迅影响,所以修炼成正果,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追踪陈柏梁人生的三个阶段,每一段都令人荡气回肠受益匪浅。陈柏梁大有“在逆境中修炼,享受祸福成败之外”的气概。

时下,80后被认为是没有吃过苦的一代。本记者恰恰是80后,真的很感恩,能够坐享父辈们打下的经济基础,衣食无忧。然而,本记者最钦佩的则是父辈中的创业人士,他们在落后且封闭的年代,点燃创业的炽烈火花,或停薪留职毅然下海,或锐意进取,在苦苦拼搏中成长,为年轻人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生都要接受岁月无情的磨难,有些是亘古不变的;有些却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带领越宫控股集团走过二十年的核心人物陈柏梁,他的经历既丰富又传奇,是新世纪“最可爱的人”之一。在他热情爽朗的笑谈声中,记者追踪着陈柏梁的人生三个阶段,似乎在解读一本改革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史和中国钢构发展史的片断…… 

 
越宫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陈柏梁

 “当农民也要当一个有知识的农民”

1957年10月,陈柏梁出生于浙江新昌县塔山村一户普通农村家庭,家境十分穷困,父亲积劳成疾,随后又陆陆续续增添了三位男丁。作为长子,他不得不肩负起挑家中大梁的角色,干农活,放牛割猪草,做家务,照顾弟弟。人就是这样,没有逼到份上,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当你坚持到不能再坚持,执著到不能再执著的时候,事情也就成了。在陈柏梁的血管里,延续了父精母血,延续了他们的基因,也延续了他们的人格品行、思想。作为长子陈柏梁是称职的。不知是绍兴的水土孕育出热爱文化的人,还是已故名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乡学子?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困难的条件下,也并没有磨灭一个少年求知的渴望,在学校、放牛场、农田,他在乡野的小路上来回奔波。1972年,陈柏梁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应届唯一被村里推荐上高中的人。他口袋里只揣着两角钱,挑着扁担上路了,一头是书本和大米,一头是衣物和咸菜,周末赶路回家再料理农活。他回忆说“到县高中才是真正读书的两年,对我人生影响比较大。我也特别珍惜这次机会,埋头在图书馆苦读,汗水浸湿衣服都浑然不知。进班时成绩最差,一学期后当上学习委员,毕业时物理考100分,数学考98分,语文也考了90多分。”品读陈柏梁的求学经历,一个挑着扁担,满脸阳光的少年印象在脑海挥之不去。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浙江新昌县每个乡每年就只出十来个高中生,高中文凭已是了不得。由于没有背景,陈柏梁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农村待了4年,当过生产队会计,当过植保员,当过科技员,琢磨科学种田,培育过杂交稻……他的内心从此变得更加坚强。当时书是奢侈品,比较难买,但他不惜代价买了一系列科学种田的书来学习和研究,《水稻学》《植保学》《病虫害防治学》等。用陈柏梁的话说就是“整个农村的活都干过了,我决心当农民也要当个有知识的农民”。现在网络流行一句话“人生有两件事比较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对陈柏梁来说似乎都做到了,他组织村里搞文化学习,举办文化夜校,还组织团员青年搞义务劳动,白天割稻,晚上学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乡都兴起了这种活动。

谁都知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然而有多少人融会贯通去认真践行?陈柏梁甘心情愿去吃别人没吃过的苦,受别人没受过的累,在逆境中修炼。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县里推荐陈柏梁去了公社当党委委员团委书记。一年后调任团县委副书记。在许多人看来,他的官路已经拉开序幕,而且一路顺畅,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但他并不满足。他内心的愿望是想上大学,无奈高中毕业时因没有背景,无人推荐。现在机会来了。

从“上坡路”走“下坡路”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陈柏梁要求去参加考试,公社党委书记舍不得放走这个人才不让其参考。但他并未放弃,调入团县委之后继续再三要求,终于如愿的进入浙江大学读管理系。正是这样一次执拗的决定最终改变陈柏梁的一生,让他有了“弃官从商”的资本。

临近浙大毕业,县委派人到浙大做陈柏梁工作,为他设计了一条阳光大道:分配回到新昌县,先到县组织部,搞机构改革,考察领导班子,之后被安排做工业副县长的人选。陈柏梁认为自己没搞过工业,要求到企业里去。最后县里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县工业局副局长的职务。在工业局,他牵头搞企业整顿,改革和开放,调整领导班子,使不少困难企业重现生机,开始良势发展。一年后,中国政府部门提倡人才实行“五花八门”,陈柏梁为此被调进绍兴市委组织部。在组织部三年,他走机关,下企业,到乡村调民情,研究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干得红红火火。在多数人看来,组织部的职位是“肥缺”,是官运上升的重要岗位。但就在这样一个关键岗位,陈柏梁又“不安分”了,在其强烈要求下,1987年他从绍兴市委组织部调到浙江海尔曼斯集团公司(即浙江绍兴自行车总厂)任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

在多数人看来,政府机关的工作就是“金饭碗”,是当时最好的阳光大道之一,何况是在组织部这样一个具有美好仕途前景的岗位。然而,陈柏梁仍不满足,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坚定不移的朝着那个方向迈进。在周围人眼中,他或许是傻子、是疯子,甚至被认为是在组织上犯错后被“流放”的人。但他坚持自己的风格,追寻自己的热爱,坚守自己的原则。走出新昌县,走出市级机关,怀揣着“只有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老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后一代才不会像自己的童年那样过得很艰辛”的情怀,投身于企业,投身于钢结构产业的发展。

走出去,当个企业的好领导

陈柏梁是属于干一行爱一行,能全心投入自己所选所爱的那种人,到厂里后,他就想当一位企业的好领导。企业与机关不同,什么都是量化的,一切都要看数据说话。初到浙江绍兴自行车总厂,他主抓企业管理和财务。“要当好企业好领导”的想法一直支持着他在绍兴自行车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成为当时市里效益数一数二的好企业、大企业,其提出的“混合经济”“一司多制”“实行模糊工资制”等改革思路在当时都是创新举措,针对这些理念,在国内刊物《企业管理》等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时任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总理温家宝来公司考察时也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

陈柏梁人生的每次转型似乎都恰到好处,1992年赴日本研修期间看到钢结构建筑的强大市场与发展潜力,通过不懈努力引进日资,于1992年创办了中日合资的浙江越宫建筑钢构件公司,绝对是眼光超前的钢结构拓荒者之一。其时钢结构在国内并不多见,国民观念、生产技术等问题使得推广阻力重重。但他坚信“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肯定要走,中国建筑量大,钢结构发展是方向。”在掌舵越宫钢业10年后,45岁的陈柏梁又制定了让企业“走出去”的战略,2003年瞄准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潜力,将企业向山东布局,成立山东越宫钢构件有限公司。在享受当地优惠政策的同时解决钢结构区域限制的不足,为企业扩大市场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陈柏梁每走一步踩点都很准确,看似巧合,实则必然,这一切都得益于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影响,他的体会是“中国管理模式应该把个人事业和国家责任结合起来”。除了钢构,陈柏梁又将目光放到了其他产业上,做起化工、房地产、金融生意。企业多元化战略布局始于2007年兼并河南一家化工厂,恰逢当地政府“腾地置业”的优惠政策,对企业的要求就是把化工厂搬至新区,且将职工安置好。当时陈柏梁提出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在继续发展钢结构主业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二是延伸产业发展房地产。无论是将钢结构引进中国,还是帮助政府解决困境,在陈柏梁身上除了体现商人的敏锐洞察力,更体现一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陈柏梁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2011年他亲自牵头制订了《越宫人才工程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用自己培养、送出去培养再回越宫工作、引进天下英才等形式,来强化越宫的人才队伍建设。

陈柏梁有颗以诚待人,以情育人的心。他的理念是“待人以诚,执事以信”。在待人方面,他要求公司所有的员工都要做到处处讲诚信,时时讲诚信,尤其对于营销部门,他格外要求营销人员做到诚信待人处事。在育人方面,他坚持“校企双赢”的合作理念,与当地多个学院保持互相合作,并在学院设立“越宫奖学金”,不断从学校选拔优秀毕业生补充到公司,不断保持公司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他还不断输送员工去专业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曾派遣32人到日本为期一年的学习、研究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安装的技术和管理,使员工在企业里能得到温暖、关爱和提升。在他的领导和培养下,公司员工中有三位荣获省、部级劳动模范,有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造就了一大批钢结构专业人才,仅2009年一次晋升工程师人数达85人,形成了一支可满足生产需要和未来钢结构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还有些已经成为了其他知名钢结构公司的董事长和负责人。虽然大家身为同行,有时在业务方面甚至成为竞争对手,但他从不计较,对他们时刻关注,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积极帮助和支持他们,并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深受钢结构行业人士的尊崇。

作为钢协的一员,他经常说的口头禅就是:“这是应该的。”、“大家互帮互助,一起提高嘛,呵呵。”这就是他,员工心目中的他。在公司里,他处事公正,正直做人,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由于在这个行业的突出贡献,陈柏梁广受赞誉,被授予“浙江省钢结构杰出贡献人才奖”、“省钢协十佳总经理”、“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等殊荣,还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陈柏梁到企业至今已有25个年头,回首往事,他显得很满足,对他来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笔笔财富。他坦承自己认真、勤奋、吃苦耐劳的性格都是在农村这个艰苦环境造就的。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贫困人家的孩子能获得今天的成就除了努力拼命再努力之外,还能倚靠什么呢?而在机关里的几年将他的思想境界升华,陈总笑言“当官的是从高处往下看,能培养一种全方位、多视觉看问题的习惯。我现在研判国家发展趋势、做事的前瞻性,以及决策能力、社交能力都是当干部时锻炼的。而到企业二十多年打拼的岁月则增强了自己的胆识和魄力。”

谈到越宫的未来,陈柏梁已然有了自己的思路。2006年时,他就曾提出了“越宫二次创业”战略思想,实践证明这6年间越宫实现了自我超越,企业进一步扩大。如今越宫成立20周年之际,他已经调整战略思路,制定了越宫远景规划,相信越宫在陈柏梁的带领下会走得更稳,更强。
  央视《赢在中国》中有句对企业家划分的经典台词:“一流的企业家,是精明+厚道;二流的企业家,是精明+精明,就像一些温州商人;三流的企业家,是厚道+厚道,适合政界。”陈柏梁是几流企业家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航亚航空二维码

传真:0575-88011958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繁荣路7号

Copyright ©  浙江越宫钢结构有限公司   浙ICP备1701438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绍兴